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石阡古建筑

石阡古建筑

关键词:石阡古建筑 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文化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shiqi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75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石阡古建筑
稿件来源:石阡县委宣传部 

    干工堰 堰水源于乐桥乡界牌,经蕨萁岭麓至本庄的戴家坝吊井岗。因工程艰巨,投工逾千,故得名,元代由戴氏人创修,明洪武五年(1372年)重修。堰凿于20米高的悬崖绝壁上,长500余米,宽0.6米。1964年改修,加宽加长渠道,唯堰头与悬崖处的堰基仍保持原状。

    府署 府署于城内东北,从东向西,占地约5亩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年)始建,成化十一年(1475年)府门改为南向。嘉靖四十年(1561年)改中厅为忠爱堂,后厅为宦室轩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重修大堂,后楼、二堂、大门等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扩建。同治四年(1865年)号军攻入城内,焚烧府署。同治十二年(1873年)重修,四周筑围墙。民国7年(1918年),县知事周国华平息本庄匪患后,在府署右侧建听凯楼。1950年至今,为县人民政府驻地,大部分旧建筑已拆除更新,仅存正堂和听凯楼继续利用。

    府文庙 府文庙位于城东,占地3000平方米,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(1414年)。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重修,道光六年(1826年)补修,一直保持完好。庙分三进院落,院基渐次升高。由西向东至下而上建有庙墙,泮池、棂星门、大成门、天子台、大成殿、崇圣祠等。大成门为面阔五间硬山顶建筑,明间系通道,两侧各建“文官厅”和“武官厅”。大成殿为面阔五间硬山顶建筑。建面阔21.6米,通井深11.5米。屋面盖简瓦,脊上砌空心花砖。24扇大门上刻花卉等浅浮雕图案,殿前明间一对小便宜浮盘龙柱础耀人眼目。两侧各有“乡贤祠”和“名宦祠”。天子台“双龙抢宝”石雕长1.7米,宽1.3米。解放初,楼星门,泮池等毁,其余建筑完好,1984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   禹王宫 位于县城北端万寿宫右侧,占地约1300平方米。明万历十六年(1588年)始建,清康熙五十五年(1716年)重修,后经历代补修或改修,臻于完备。由南向北,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、宫墙、前殿、戏楼、过殿、正殿。过殿东西两侧分别建面阔两间厢房,牌楼式山门面阔8.6米,高9米,上塑八仙、双龙抢宝、竹、鹿等高浮雕图案。前殿、过殿、正殿均为面阔五间硬山顶建筑,通面阔均为20余米,通进深均为12米。过殿雄伟高大,正殿梁柱间有龙凤花卉等木雕,线条流畅。前段与过殿间有长方形石天井,四围砌风火墙,墙高8米,长约150米。文化大革命中,部分砖雕被毁,其余仍很完好,现为粮食部门作仓库占用。1984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5年县财政拨款对山门进行了维修。

    万寿宫 位于石阡县城北端,占地3800余平方米,明万历十六年(1588年)始建,清顺治十四年(1657年)重修,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改修,将原坐北向南庙基改为坐东向西,唯山门未改动。宫分三院落:自南而北建有山门、宫墙,自西向东依次建戏楼、过殿、正殿、正殿左右,又各建两配殿“圣帝宫”和“紫云宫”。两宫各建出门、前殿、后殿,前殿前两侧再各建钟楼、鼓楼。除戏楼外,宫内11,幢房屋,均为硬山顶建筑。宫内外3个出门,均为牌楼式。山门上用砖烧造的人物、花鸟、虫兽图案总计30余幅。戏楼为面阔一间歇山顶建筑,宽6米,进深7.6米,高10.6米。脊上宝顶高达2米,舞台上下8块横枋上刻18幅三国戏文高浮雕及暗八仙、花鸟等浅浮雕。翼角飞翘,斗拱如林。左右长达56米的长廊花窗,使戏楼更壮丽辉煌。宫四周砌高墙,墙长245米,高10米,上砌双层空心花砖。尤为壮观。

    万寿宫布局严谨、工程宏伟、建筑考究,在省内同类建筑中名列榜首。文化大革命大部木雕泥塑遭毁,然结构仍很完好。1984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5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84年和1985年,省文化厅拨款6万元,县拨款5千元对万寿宫戏楼院落进行修复。

    石阡大桥 亦名启灵桥,横跨于城北端龙川河上。明万历十年(1582年)建石墩架木过渡,清乾隆二十年(1755年)改建为石桥,二十七年(1762年)竣工,光绪四年(1878年)补修。桥长169米,高8米,宽6米,11孔。桥面中心四角攒尖顶亭阁。南北面配栏杆,西面桥头南建麒麟阁,北建临江楼,临江楼下河岸边,竖功德碑、德政碑10余通。1957年,将两端石级改为2孔旱桥,增至13孔。

    石阡大桥属贵州古代大型桥梁之一,今仍肩负车马人行之责。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   石阡温泉 位于城南1公里龙川河岸边,占地8000余平方米。明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始建,以后历代曾几经改修、扩修、逐渐臻于完备。温泉大门坐南朝北,主体建筑坐东向西,由大门而进,建有长廊、民塘、官塘、女塘、聚景亭、武侯祠、太白祠、斗姆阁、茶楼、石塔、碑群等,长廊及塘上建筑均为悬山顶。长廊长30余米,宽2.5米,两侧配雕花栏杆,官塘门口右侧有溶洞可登高而上聚景亭,龙川秀色,尽收眼底.茶楼设于官塘楼上,园门花窗,可容数十人歇息。河岸边及溶洞洞口上,无度留下摩崖和碑碣,大门侧有古树1棵,四季长绿。清乾隆时洪亮吉任贵州学政,有《溶郭外温泉》诗云:“半生莫讼尘劳怪,已试入间第七汤。”指黄山、临潼、周至、昌平州、和州、包容与石阡。泉水日流量1300吨,恒温45℃,水质含氡,硅酸、锶等对人体有益的化学元素,各项指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水质准则,为优质矿泉水。1981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