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仡佬族溯源

仡佬族溯源

关键词:仡佬族溯源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美食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shiqi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25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仡佬族溯源
新华网 ( 2008-12-03 )
稿件来源:石阡县委宣传部 

蔡正国

    仡佬族是石阡的土著民族,是曾经建立过古夜郎国的民族,所以有“古族”、“古老族”之称。《仡佬族简介》①说:“在贵州的土著民族中,仡佬族是保存其先民:上古时期的‘濮’人、中古时期的‘僚’人文化特征较多的一支民族”。何谓“濮”、“僚”和“仡佬”?从族称及其图腾崇拜便可追溯其族源关系。

    (一)“濮”人名义

    自有文字记载之时起,“濮”人就活跃在我国南方,特别是西南地区。《逸周书》最先提到“商之正南有卜蛮”;又说“卜人从丹沙”。晋人孔晁注云:“卜即濮也,沙今作砂”。又注:“卜人西南之蛮,丹砂所出”。《史记》说:“濮在江汉之南”;又说:“濮在楚西南”,楚西南即今湘西、贵州一带。

    “濮”是什么意思?古人未作任何解释。近人研究甲骨作文释为“给事者”,“故手奉粪弃之物以象之”;认为“殷周之‘濮’人,极可能是被华夏族掠夺奴隶的对象而得名。”②

    其实不然,“濮”在历史上的出现,是一个顶天立地、支系纷繁的大族,古有“百濮”之称。他们与商、周王朝交往密切;曾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正义战争;曾与吴人发生争端;曾与楚人发生战争;春秋时期曾以“牂牁”图腾名义参加齐桓公九合诸侯的葵丘之会,建立了地方奴隶制政权号称“牂牁国”和“夜郎国”。这样一个具有辉煌业绩的大族,怎么能说是因为被华夏族掠夺为奴而得名呢?再说古籍未见有任何掠夺为奴的记载,相反,《逸周书》初载为“卜蛮”,可见“卜”或“濮”都只记其音,不表其义。

    通过考察发现:“濮”的本义为“婆”。是以远古时期的“女性神祖崇拜”而得名的。其根据是:(1)“婆”为江南民间古语(古越语),魏晋以前不见经传。据(宋)《吴越备史》和《湘山野录》载:“婆”字最初见载为五代时吴王饯谬的小名“婆留”。因他出生时父母不育,祖母(一说为邻媪)强留之,故名。又有《魏书?涉固传》载:“恒呼固夫妇为郎婆”。这说明“婆”字早已存在于江南民间,为对于祖母及女人的通称。先秦时期没有“婆”字,加之当时对其族称不理解,便顺其音书为“卜”或“濮”。(2)《新唐书?南蛮传》载:“戎泸间有葛僚,居依山谷林箐,逾数百里。奉酋长为王,号曰‘婆能’,出入前后植旗”。此时才显其“婆”的本意,所谓“婆能”,即“婆”人中的能事者,王者之称。(3)从仡佬族的一些自称和他称中,也显其“婆”的意思:如“濮奶”、 “戛赖(奶)”、“赖(奶)子”等。俗称外祖父为“戛公”,外祖母为“戛婆”,所以“戛奶”即老戛婆的意思。(4)反映在石阡县的地名上,“濮”、“婆”、“普”、“铺”等实指为一。如县西河坝场乡大齐岭主峰名叫老婆岩,又作老濮岩,山下乐回江畔便名普子村,“普即濮也”。西南甘溪乡洞塘河边有山村名叫老婆坟,“坟”古称水边高地;该乡铺溪村有山溪名叫老婆河沟,所以“铺溪”亦本名婆溪,类似情况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(二)“僚”人名义

    明确“濮”的本义为“婆”之后,先秦时期的“濮”人,汉魏以后泛称之为“僚”人,便容易理解了。“僚”,为族称读“老”,即老年人的老,古老族的老。其“濮”(婆)改称为“僚”(老)的历史原因是:

    自汉武帝开发西南,灭夜郎国及其属国以后,以其地置为牂牁等郡县,派流官加以治理。随着社会安定,经济发展,文化教育普及,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产生了变化,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地位由原先的统治阶级变成平民阶级。平民阶级即黎民百姓,早在周朝即称黎民为“黎老”,因袭为“老百姓”之称。这是改“濮”为“僚”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同时,人们意识到“濮”为他称,不能正确表达“婆”(奶)的涵义,而且具有贬意或辱称;再说社会的发展早已进入父权制时代,继续称“濮”不太相宜。出于民族的自尊心理,改族称为“老”或“老子”,意即古老族的老,老百姓的老。以内而言,其“老”泛指父母双亲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及尊长头人;对外而言,其“老”则为汉王朝的臣民的意思。如《礼记》说:“天子之老,”即天子对臣民的尊称;“寡君之老”,即诸侯的使者的自称。

    可以说,以“老”取代“婆”称,是当时人们认识发展上的一个飞跃。历两汉四百年间,得到了“濮”系民族较为广泛的认同。其实,在“濮”(婆)的族称中,已经孕育了“老”的因素,所以后世常作“濮僚”连或互称。

    然而,以“老”作为边民的族称,尽管其涵义非常普通,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说,则是难以接受的。晋代人张华的《博物志?异俗篇》首先记载其族称说:“荆州极西界至蜀,诸民曰獠子。”并记其“临水生儿”、拔牙为身饰等俗。其“獠”字有两个读音:一读为“疗”(liao),即獠牙、獠面的獠,含有丑化、凶恶之意;一读为“老”。按“临水生儿”之说,义通水潦其子。自此以后,史志记载其族称大都书为“獠”。

    北宋《太平御览》为之正音:“獠,音老。”建国以后,更“獠”为“僚”,读音为“老”。

  (三)“氐羌”因素

    《华阳国志?南中志》载:“南中在昔,盖夷越之地。”“越”指濮、僚民族集团,为江南“百越”集团中的一支;“夷”指濮僚民族中的“氐羌”因素。

    大约距今三千四百多年之前,当殷商王朝强盛起来以后,便以征伐、经商和游牧等方式向四方开拓移民。所以,《诗经?商颂》追述说:“挞彼殷武,奋代荆楚,深(冒进)入其阻,裒(剖)荆之旅。”同时,有一部分“羌”人(史称“东羌”,见《晋书》),以游牧山羊维生来到荆楚高山峡俗之间,与当地越濮人民融合而定居。所以《诗经?商颂》又追述说:“唯女(汝)荆楚,居国南乡。昔有成汤,自彼氐羌,莫敢不来享,莫敢不来王,曰商是常。”

    由于“氐羌”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——“商先文化”,因而以殷商王朝所祀的“玄鸟”图腾而命山谷地带为“燕廊(郎)”,语转而为“夜郎”;并以游牧生活方式的需要而命水边石柱为“且兰”;将江边两座小而高、似系船筏的特异小山命名为“牂牁”,作为氏族崇拜的标志。所以《史记》载西南夷:“皆氐类也”。《说文》云:“氐,崖胁旁著欲堕落者”,即以高崖和崖边石笋石柱(且兰、牂牁)为图腾崇拜的人或族。③

    汉灭夜郎国后,人们改“濮”为“僚”称;同时,出于对夜郎故国的怀念,产生了“竹王”传说。魏晋以后,各地的“僚”人常在其族称之上加以一个冠词,如古籍记载为:“且(主)僚”、“鸠僚”、“葛僚”、“仡僚”、“给僚”等,以标示其族源中的“氐羌”因素,即同一图腾崇拜的族类。

    (四)仡佬名义

    仡佬一词,始见于南宋人朱辅的《溪蛮丛笑》,为“五溪之蛮”的一个族类。但仡佬并不属于“盘瓠种”;仡佬之俗至今仍然礼拜山崖、石笋、石柱为象征的“竹王牂牁图腾”。在此以前,早在隋朝,黄闵的《武陵记》就载为“仡僚”;唐朝李吉甫的《元和郡县志?锦州风俗》也载为“仡僚”。“僚”、“佬”是不同时代的不同写法,如明《嘉靖图经》说:“仡佬,古称僚”,《炎徼纪闻》也说:“仡佬,一曰僚”。而武陵、锦州、五溪说的都是同一地区,即今湘西至黔东北一带。今日之石阡,则属于旧称“牂牁五溪之界”的地望。

    何谓“仡佬”?《仡佬族散论》④说:“仡佬之为族名,实与其族源有关。仡佬族来源于‘僚’人,‘僚’字的古音是复辅音,为保持复辅音的前一音素,后人常在‘僚’字前加一冠词,如‘葛’、‘仡’、‘革’等。”《试论夜郎的族属关系》⑤说:夜郎的“郎”与仡佬的“佬”是一个音序。

    本人通过长时期的地名考证发现:反映在地名中,“仡”泛指山间槽谷地带,与夜郎的“夜”指为山间槽谷相通;而“佬”则为山脑石峰,与“郎”义同。

 

    注释:①《仡佬族简介》翁家烈文,载《贵州地方志通讯》1985年第一期。

    ②、见《古荆为巴说》朱俊民文,载《贵州社会科学》1983提第四期。

    ③)见掘作《秦汉以前的夜郎古都之发现》载《中国西南夜郎文化研究文集(卷一)》,2005年贵州民族出版社。

    ④《仡佬族散论》,翁家烈文,载《贵州民族研究》1983年第四期。

    ⑤《试论夜郎的族属关系》,史继忠、翁家烈文,载《夜郎考(讨论文集之一)》,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版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