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地印茶叶之兴衰

地印茶叶之兴衰

关键词:地印茶叶之兴衰 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文化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shiqi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95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地印茶叶之兴衰
新华网 ( 2009-09-24 )
稿件来源:石阡县委宣传部 

    在去五德镇地印村村委会(原地印公社住所)的路上,一些零星的新植茶苗及土埂边上的老茶树扑面而来。茶树领着我们向对地印的深处走去。

    我们还没来得及坐下,村支书胡定彰便热情地端来了一杯热腾腾的茶,喝完茶后,我们来到该村高山角村民组胡定位老人家。

    地印茶叶是如何兴盛的呢?今年76岁的胡定位1958年任地印(管理区)生产大队队长,曾担任过民兵指导员、会计等职务,见证了地印的茶叶兴盛和衰败。他激动地说:解放前夕,地印乡一带共有四百多亩茶园,地主、富农占大多数,贫农占少数部分;1952年土地和茶园回了家,广大茶农,生产积极性高,开垦了许多荒地来种植茶园。当时,五德区以我们乡(地印乡)为重点,开展了揉制红茶的工作。那时,红茶在制着技术上有所改变,每个茶区选派了百多名茶农组成制茶组生产红茶,生产出的大多数红茶出口苏联等国家。红茶价钱高,大大激发了群众们的积极性,远近十多里的茶农,都积极向制茶组送茶青;1956年合作化进入高潮,当时提出的口号是“开发山区,发展山区特色”,一边依靠合作社的集体力量,一边垦复荒茶,野茶另兜移栽,使采茶面积大大的扩展,采制技术大大的提高,这一年地印生产队就种植了120多亩茶园面积,老茶园年产16000多斤,茶青每斤1.8元,是当时收购的最高价,初茶叶每斤0.2元,是最低价;1958年掀起了茶叶生产大跃进,提出了“向茶叶县进军”的口号,地印生产大队群众积极投身于茶园建设大革命,更换茶的品种,扩大种植面积,组织技术人员培训群众管理、生产、加工等技术力量。在春茶丰产期间,县里面组织参观团来到地印的新华农业社参观学习,代表们还参观了新华社的畜力揉茶机和前进农业社的水力揉茶机,这两种高效工具,比人工揉制提高工效二十多倍,并且茶叶揉得细,质量还高。同时,这一年新华队的女队长张占英创造了日采一百多斤的最高纪录,这一年也是地印生产队茶叶最兴盛的一年,由平均日采7-8斤的量提高到20斤左右,保证了春茶及时下树。

    地印茶叶是如何衰败的呢?

    在谈到这个问题上在胡定位的心里好像有些难言之隐?于是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,然后长长的叹了口气。接着慢慢的说道:1958年在我一生中最难忘怀,我作为当时的生产队长,地印茶叶生产正如日中天,在全县甚至周边的县都是名声在外。突然12月国家宣布,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炼钢铁运动,我们地印高山角、黑滩一带建起了炼钢厂,大大的削弱了种茶群众的力量,减少了种茶面积,缺少了茶叶技术人员,造成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极大浪费。地印生产大队由集体加工的茶叶,分散到各组去加工,各组生产后的茶叶不再由集体统一销售,自行处理。从那时起,春茶每天采摘期间由以前的100多劳动力,减少到20几个劳动力,采摘数量最多2000多斤。后坝村民组生产队茶叶由70至80亩的种植面积,减少到只有17至18亩了。由于无劳动力的原因,各生产队的茶叶种植面积、质量逐渐走向衰败。

    从此地印茶叶在人们的心目也逐渐淡忘。

    作者:莫非强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